新加坡韮菜芭城隍庙
2010年农历五月二十六
7 - 7- 2010
中国广东潮剧院二团
陈立君,陈慕芸,李文浩,高树洪 :樊梨花归唐
7号晚上的‘樊梨花归唐’是昨晚的‘薛仁贵征西’的下集。主要演员薛丁山和樊梨花换了陈慕芸和陈立君,其它的如高树洪饰演的杨凡,蔡旺财饰演的薛仁贵,蔡丽娃饰演的薛金莲和曾惠刚饰演的程咬金都没有变动。今晚还给新进小生李文浩机会演出薛应龙。
感觉上看下集会比上集开心的多,因为陈立君一出场就因帮薛丁山治伤时中毒,在舞台上表演一番功夫,杨凡设下白虎阵是有烈火阵,有相当多武打排场以及尾场陈立君和陈慕芸双双穿上元帅的战袍,威风凛凛,把17天的演出写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演出结束后,有好多演员下台和观众拍照,连演小兵的王锐光也下台。阿嫂阿婆每个涌去找王锐光拍照,找陈立君合照的很多,我也是其中一个。上一回沈伟俊替我拍的那张效果不好,这次多亏有新新荣和潮剧团的演员朋友替我拍照,而且效果特好,非常兴奋。
看了9场戏后,我发觉中国广东潮剧院二团的演员很有团体精神。为何这样说呢?该团把17天的戏分配给不同演员当主角,尤其是在男主角方面。虽说王锐光是正小生,他也不是在每一部戏都做主角。王锐光在‘连升三级’里只是一名配角,在昨晚的‘樊梨花归唐’只扮演一名没有台词的兵将,我从没看其它潮剧团有这样的安排。

在未演出之前,我先碰到朋友和他的儿子,也遇到织云潮剧团的老生,和他聊了一番,方知新怡梨兴潮剧团明晚会演出‘四告状’。 过后也碰到许先生和宋先生,在他们的协助下,确认了在我们眼前的演员是演包拯和魏忠贤的何平发。原来他来直福建东山,也认识云霄潮剧团的汤艺勇,汤挺峰和柯银泉,这世界真细小,哈哈。
‘断桥会’虽然是常看到择子戏,不过今晚的演出特别好。王锐光一出场就就带动整出择子戏,过后随着杨伟丹和蔡丽娃的出现,三人配合得很有默契。舞台上的那好些优美的动作如许仙需要体力支撑的弯身或青蛇一脚踏着白素贞握剑刺向许仙的高难度动作,演得非常好。 




忙了一天,小组讨论后前往韮菜芭城隍庙观赏中国广东潮剧院二团的演出。在等候进场时,一位戏友送了我一片光碟‘潮剧童伶老艺人’,她说里面的片段在市面上很难找到的,非常感激她。
在演出择子戏之前,中国广东潮剧院二团安排了两首歌曲。首先出场的是陈立君,她演唱了一首‘一路笙歌迎将来,紧接着是由团长詹少君演唱石榴花插曲‘十年后’。这两首歌曲应该是特别安排来酬谢观众的支持,因为全场爆满。
第一个节目是择子戏‘诱弑’。原来之前看过的这段择子戏是‘诱弑’,总算搞清楚了。还好之前看过,所以大概知道故事的情节。在演出这段择子戏时,刚好有酬神仪式,两边的锣鼓声量特大,也削弱了演出的气氛。印象中,王锐光和邱秀茹上一次的演出比较细腻。
‘诱弑’过后是‘薛仁贵征西’,我会在另一篇博文写出我观看后的评语。
7点多抵达现场,在演员住宿徘徊,看到王锐光在和人谈话,向前和他打招呼,并把刻好的光碟送给他。光碟里刻有小宴,下金山和铡美。过后和他交谈了一会,锐光说他将会演出最后两天的择子戏。也和谢继顺聊天,并代谢继武询问二团是否会短期到泰国演出。
很久没看过这部‘屠夫状元’了。记得1980年初,金鹰潮剧团刚成立时,除了‘斩十八翰林’,这部‘屠夫状元’也是该团的招牌戏。那时候陈珍珠和邓道兰刚从新荣和兴跳巢过来,为金鹰潮剧团打响第一炮。
今晚的戏,中国广东潮剧院二团的曾惠刚,余育林和陈小冬领衔主演。今晚也是中国广东在新加坡的最后第三场戏,所以票房报佳。曾惠刚饰演胡山,余育林饰演党金龙,陈小冬饰演党凤英,朱秀明饰演朱氏和池木标饰演杨腊。
曾惠刚把胡山这个屠夫演得非常好,原来二团除了陈伟城,还有这么一位突出的丑角。可能是二团不经常演出‘屠夫状元’这部戏,有好几场戏出现主要演员忘了台词,真要命。

就在等候开锣时,王锐光刚好走过,一看到我便停下来和我聊几句,真难得。和他交谈后才知道今晚是由李文浩和陈小冬领衔主演‘招亲’。初时还以为是阵上招亲,原来是战败后那段文戏。陈小冬装扮艳丽,唱腔也很不错。李文浩的扮相俊俏,也演得很好。他们两人配合得很好。
紧接着‘小宴’的精彩演出,当晚中国广东潮剧院二团呈现‘公主争夫’。 
黄丹娜好像和公主的角色真有点缘份。在‘洗马桥’里,她饰演阿骄公主,在这部‘公主争夫’里,她也饰演公主。这两个角色除了一个是番公主,另一个是唐朝公主,两位公主都是非常想嫁人。阿骄对刘文龙纠缠不清,扣住刘文龙在番邦16年,苦苦等候他答应婚事,怎奈文龙有情有义,身在番邦心在汉,最终摆脱一却,回到家乡与肖月英团聚。 
这是我第二次看陈伟城演出这么幽默的丑角,伟城演来轻松有趣。看来伟城下次可以考虑演‘闹钗’。
这部折子戏重点集中在王锐光甩头耍翎子的功夫。印象中王锐光在大陆已经演过几次,在2008年汕头潮剧节开幕典礼时,他也被邀表演甩头耍翎子功夫。可见汕头潮剧节的主办单位也非常欣赏王锐光的演出。




